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03篇
  免费   2823篇
  国内免费   1738篇
耳鼻咽喉   244篇
儿科学   516篇
妇产科学   140篇
基础医学   1426篇
口腔科学   650篇
临床医学   3621篇
内科学   2447篇
皮肤病学   466篇
神经病学   460篇
特种医学   1322篇
外科学   2941篇
综合类   7922篇
现状与发展   8篇
预防医学   3130篇
眼科学   300篇
药学   3248篇
  29篇
中国医学   2564篇
肿瘤学   1230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264篇
  2022年   795篇
  2021年   993篇
  2020年   919篇
  2019年   433篇
  2018年   509篇
  2017年   769篇
  2016年   536篇
  2015年   994篇
  2014年   1387篇
  2013年   1857篇
  2012年   2504篇
  2011年   2766篇
  2010年   2513篇
  2009年   2310篇
  2008年   2367篇
  2007年   2217篇
  2006年   2004篇
  2005年   1547篇
  2004年   1173篇
  2003年   957篇
  2002年   854篇
  2001年   760篇
  2000年   647篇
  1999年   211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01.
健脾益肠散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HSP70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健脾益肠散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结肠组织热休克蛋白70(HSP70)蛋白和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健康SPF级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2组,正常组和造模组;造模组采用二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法复制UC大鼠模型;待复制模型成功后将造模组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模型组、柳氮磺吡啶组(0.3 g·kg~(-1))以及健脾益肠散高、中、低剂量组(204,136,68 g·kg~(-1)),每组10只;灌胃相应药物21 d后,观察各组大鼠的一般状态和结肠黏膜组织损伤情况,免疫组化、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分别检测大鼠结肠组织中HSP70的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黏膜损伤评分显著升高(P0.01),HSP70蛋白和mRNA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结肠黏膜损伤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各给药组均可增加结肠组织HSP70的蛋白和mRNA表达(P0.05,P0.01),其中以健脾益肠散高剂量组最为明显(P0.05,P0.01)。结论:健脾益肠散可能通过促进HSP70的表达而达到对UC大鼠结肠黏膜的免疫保护,从而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比较不同来源牛黄与雄黄配伍的牛黄解毒片对小鼠的毒性反应,探讨临床上牛黄解毒片引起慢性砷中毒的机制。方法:按2015年版《中国药典》的配方用天然牛黄、人工牛黄、体外培育牛黄分别制成牛黄解毒片,并用同法制成无牛黄成分、无雄黄成分的缺味组,另设同剂量单味雄黄作为对照,每种牛黄解毒片组再分为0.5,1.0,2.0 g·kg~(-1)剂量组,单味雄黄组分为0.06,0.12,0.24 g·kg~(-1)剂量组,对ICR小鼠进行灌胃给药28 d,观察毒性反应;给药结束后解剖取血,分离血清检测肝肾功能,取心、肝、脾、肺、肾做组织病理学检查和电镜下超微结构观察。结果:给药期间各给药组未观察到毒性反应,给药结束亦未观察到大体内脏及体表皮肤病变,血液生化指标检查未能明确雄黄对肝肾的毒性作用。组织病理学和电镜下超微结构检查各牛黄解毒片组未发现异常毒性病理改变,但苏木素-伊红(HE)染色显示单味雄黄高剂量组肝脏出现小叶中心性肝细胞肥大和糖原聚集,过碘酸希夫(PAS)染色表明肝细胞内糖原聚集,电镜下超微结构检查发现肝细胞内局灶性胞浆溶解,内有数量不等糖原颗粒,提示雄黄可致小鼠肝脏毒性。结论:用不同来源牛黄与雄黄配伍的牛黄解毒片对小鼠进行28 d灌胃给药,均未发现对小鼠有明显的毒性反应。而用单味雄黄却引起肝脏毒性,提示牛黄解毒片中的其他成分与雄黄配伍能显著降低可溶性砷和价态砷的含量,从而降低雄黄的毒性。  相似文献   
103.
下颌第一恒磨牙Ⅰ类洞型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建立下颌第一恒磨牙Ⅰ类洞型三维有限元模型。方法 将制备Ⅰ类洞型的离体下颌第一恒磨牙经CT扫描及图像处理 ,通过特定的有限元软件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结果 建立了具有真实感的下颌第一恒磨牙Ⅰ类洞型三维有限元模型。结论 此建模方法切实可行 ,所建模型具有较好的力学相似性和几何学相似性  相似文献   
104.
两种镍钛机动器械预备根管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评价使用两种镍钛机动器械预备磨牙根管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需行根管治疗的 10 0颗患有牙髓炎及根尖周炎的磨牙 ,分别使用机用镍钛器械Protaper、Hero6 4 2冠向下预备根管 ,两组均使用侧压充填法充填根管。记录根管预备时间及器械折断数量。根据治疗前、中、后的X线片计算弯曲根管的弯曲度变化 ,评价根管预备和充填的效果。结果 Protaper和Hero6 4 2预备根管时间短 ,根管锥度、流畅度好 ,术后疼痛发生少且程度轻。Protaper预备后根管弯曲度平均减小 4 0 2°,Hero6 4 2平均减小 1 72°,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0 1)。Protaper器械折断 5支、Hero6 4 2未发生器械折断 (P <0 0 5 )。结论 镍钛机动器械Protaper、Hero6 4 2预备磨牙根管成形、根充效果好。Protaper减小根管弯曲度较Hero6 4 2明显 ,但易折断。Hero6 4 2操作简单 ,不易折断目的 评价使用两种镍钛机动器械预备磨牙根管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需行根管治疗的 10 0颗患有牙髓炎及根尖周炎的磨牙 ,分别使用机用镍钛器械Protaper、Hero6 4 2冠向下预备根管 ,两组均使用侧压充填法充填根管。记录根管预备时间及器械折断数量。根据治疗前、中、后的X线片计算弯曲根管的弯曲度变化 ,评价根管预备和充填的效果。结果 Protaper和He  相似文献   
105.
目的:用新型组合式矫治装置治疗替牙期及恒牙初期安氏Ⅱ1错牙合。方法:采用由口外弓、下颌唇挡及上颌斜面导板组成的矫治装置,治疗替牙期及恒牙初期安氏Ⅱ1错牙合66例(男3 0例,女3 6例) ,治疗前后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66例患者的覆牙合、覆盖及颌关系调整时间为3~13个月,平均7.6个月。治疗后覆牙合平均减小2 .5mm ,覆盖减小4.3mm ,SNB角增加1.8°,ANB角减小1.9°,U 1 NA角减小8.8°,L1 NB角增加6.4°,IMPA角增加5 .7°,Z角增加4.5°,Wits值减小1.6,ANS Me增加4.0mm。结论:该组合式矫治装置对替牙期及恒牙初期安氏Ⅱ1错牙合具有良好的矫治效果。  相似文献   
106.
目的对比多曲方丝弓(MEAW)技术矫治骨性Ⅲ类错畸形前后患者X线片变化,探讨MEAW技术矫治骨性Ⅲ类错畸形的机制。方法选用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15例采用0.56mm×0.64mm的直丝弓托槽系统治疗。测量矫治前、后患者的定位X线头颅侧位片并进行比较。结果由于下后牙的远中直立,L6/MP,L7/MP平均增加了7.2°和7.6°,OP-FH平均减少4.23°,OP-MP平均增加5.64°。结论MEAW技术矫治骨性Ⅲ类错畸形主要通过下后牙的远中竖直,以及平面的改变来完成,而矫治前后骨组织及软组织的变化有限。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进行合成肽RGDS(精氨酸 甘氨酸 天冬氨酸 丝氨酸 )抑制脑转移舌癌细胞转移机理方面的研究。方法 采用MTT法研究不同浓度的RGDS对Tb细胞粘附人工重组基底膜 (Matrigel)及纤维连接蛋白 (Fn)能力的影响 :细胞移动实验测定RGDS抑制Tb细胞在Matrigel及Fn上迁移的能力 ;明胶底物SDS PAGE电泳推测RGDS与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关系。结果 不同浓度的RGDS抑制了Tb细胞对Matrigel及Fn的粘附 ,并能抑制Tb细胞在Matrigel及Fn上的迁移。电泳结果表明RGDS能部分抑制由Fn诱导的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分泌。 结论 RGDS能抑制Tb细胞的粘附、迁移及抑制由Fn诱导的金属蛋白酶分泌 ,提示RGDS有抗肿瘤转移活性。  相似文献   
108.
髁突矢状骨折继发颞下颌关节强直动物模型的初步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髁突矢状骨折继发颞下颌关节强直动物模型.方法:实验用小型猪4头.手术造成右侧髁突矢状骨折,切除部分关节盘,破坏颞骨和髁突的关节面,制动关节.术前及术后4个月测量下颌张口度,作CT检查,进行组织学分析.结果:实验动物中的2只术后4个月时张口度减小近1/2;CT显示关节窝与和髁突之间有骨痂形成;组织学证实关节窝与髁突之间被大量纤维组织占据,其中间杂有新生骨岛和骨桥.结论:初步成功建立髁突矢状骨折继发关节强直的动物模型,但可重复性有待改善.  相似文献   
109.
76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许氏位片中髁突位置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患者的许氏位片来分析患者的髁突位置变化。方法选取76例TMD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30例,女性46例,年龄为17~53岁。采用Cohlmia法对76例患者的双侧颞下颌关节(TMJ)的牙尖交错位标准许氏位片进行测量分析。结果76例TMD患者左侧颞下颌关节的PO1(反映髁突矢状向位置)平均值为1.220±0.422,PO2(反映髁突垂直向位置)平均值为0.386±0.085,右侧颞下颌关节的PO1平均值为1.119±0.386,PO2平均值为0.397±0.098,左、右侧髁突位置及关节窝形态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的许氏位片中,髁突位置变化不明显,诊断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110.
VEGF-C及受体mRNA的表达与口腔鳞癌淋巴管生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VEGF-C及受体在口腔鳞癌淋巴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47例口腔鳞癌组织标本、15例正常口腔黏膜VEGF-C、flt-4的表达;应用酶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癌周微淋巴管密度(MLVD)。结果口腔鳞癌VEGF-C、flt-4mRNA的表达率分别为57.4%、61.7%,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20%、20%(P<0.025);口腔鳞癌MLVD为14.04±6.92,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5.48±2.62(P<0.001);VEGF-C、flt-4阳性组中,MLVD分别为17.38±4.90和17.34±4.69,显著高于阴性组的9.54±3.79和8.72±2.99(P<0.001),且VEGF-C、flt-4mRNA的表达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VEGF-C、flt-4在口腔鳞癌癌周淋巴管生成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